
许多患者发现,即使手术项目相同,在不同医院报销比例竟然不一样?这是为什么呢?政讯通·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读。
首先,我国医保政策对不同等级医院设置了不同报销比例。一级医院(社区医院、乡镇卫生院)报销比例最高,可达80%-90%左右。二级医院综合实力稍强,报销比例大概在70%-80%。而三级医院一般是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,报销比例相对更低,通常在50%-70%。这一设计是为了分流患者,避免大医院资源挤兑,同时鼓励基层首诊。
其次,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不同。职工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,年人均缴费几千元,保障水平相对较高;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为主,政府适当补贴,年人均缴费仅几百元。因筹资差别,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也高于城乡居民医保。
同时,医保实行属地管理。各地经济水平和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不同,报销政策存在差异,而异地就医需按参保地政策执行,若两地政策差异大,也会导致报销比例不同。
此外,医保报销仅覆盖目录内项目。药品分甲类100%报销,乙类先自付10%-30%,剩余部分按比例报销,丙类药完全自费。手术中若使用更多乙类、丙类药品和医保目录外的高价耗材,报销比例就会降低。
医保是“保基本”而非“全覆盖”,患者在就医前,可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就诊医院,了解清楚报销政策,合理选择医院和治疗方案,减轻医疗费用负担。
配资股票交易,加杠杆炒股的平台,杠杆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