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据统计,当前大陆地区生育率已降至1.01,位列全球倒数前十,港澳台地区生育率也趋近于长期垫底的韩国。为应对这一趋势,不少地区相继推出鼓励政策,例如韩国推出一次性发放约60万元育儿补贴的举措,我国多地也陆续提出每年发放数千元补贴的政策。
然而整体来看,生育率回升仍不明显。在一片低迷之中,湖北天门市却实现了逆势增长,生育率年增长率高达17%,成为全国罕见的正增长区域。
为什么天门的年轻人更愿意生孩子?答案很直接: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,让育龄群体切实感受到了支持。
在天门,生育不再只是家庭的责任,更是一项被全方位支持的社会行为。一位三胎妈妈张佩的故事近日引发广泛关注:通过生育两个孩子,她累计领取了24万元购房补贴,原本40多万元的百平新房,现在仅需支付一半左右。此外,每月她还固定领取1800元育儿补贴,覆盖了婴幼儿日常用品开支。她表示,政府的慷慨支持极大减轻了养育压力。
这样的政策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,不少网友直言:“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这样的政策,早就生二孩了!”还有人开玩笑表示“准备迁居天门”,折射出大众对实质性支持的渴望。
那么,天门为何如此“大方”?是否因财政雄厚?事实恰恰相反。天门GDP在湖北省内排名靠后,2024年全市GDP仅为786亿元,人均GDP约7.15万元,财政收入42亿元左右。然而,就是在这一财政基础上,天门三年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鼓励生育,如今成效显著,实现了市民响应与政策推进的“双向成全”。
具体来说,天门市的生育政策可谓全面而细致:
首先,现金补贴直接到位。生育二孩的家庭可获2300元分娩基金,孩子出生后每月领取800元育儿补贴,连续三年,总计28800元;三孩家庭则可领36000元。非事业单位的父母还可享受4000多元的产假补助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天门将“辅助生育”项目纳入医保范围,包括试管婴儿、人工授精等,其中试管婴儿最高可补贴1万元。此外,多项产前检查免费或享受补贴,包括唐筛无费和基因筛查减免1000元,既降低生育成本,也保障生育质量。
产后支持同样到位。一胎、二胎、三胎母亲分别可享受6至8个月产假,政府每月额外补贴600元。返回职场后,母亲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可获得政策倾斜。
最引人关注的是购房补贴:结婚登记即补贴6万元,二孩再加6万,三孩再补12万,教师、医生等职业还可额外叠加。在天门房价平均4000元/㎡的情况下,三孩家庭购房最高可减免35万元,几乎相当于总房款的一半。
这一系列政策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,也拉动了本地经济。去年,天门房地产投资开发数量位居全省第一,仅房产销售和装修就带来超过5亿元的税收。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年轻人开始返乡就业、安居、生育。
有人问,为什么日本、韩国等高福利国家生育奖励效果却不显著?这与国情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。相较于东亚其他国家逐渐出现的“厌童厌老”情绪,我国社会仍普遍秉承儒家传统,重视家庭与亲情,对儿童友好度较高。这也是天门政策能迅速激起水花的原因之一。
从长远看,天门的高生育率将带动当地医疗、教育、房地产等多项产业发展,形成良性循环。但目前来看,能像天门这样愿意投入、敢于实践,并让民众真正建立生育信心的地方,仍属少数。归根结底,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,既需要政策到位,也需要社会观念与制度保障的同步推进。
只有让年轻人感受到“敢生、能养、有希望”,生育率才能真正迎来拐点。
配资股票交易,加杠杆炒股的平台,杠杆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